站在2023的“下半场”回望过去的一年,财富管理行业无疑经历着“阵痛”。
(相关资料图)
过去一段时间,股债波动导致市场赚线效应不佳,同时,宏观政策牵引之下,市场利率进一步下移,低利率时代渐行渐近。从投资者视角出发,这样的投资环境带来的是,纵然供给端产品充裕,投资者的选择却相对有限且难及预期。
于是,投资者“用脚投票”。过去一段时间的银行理财“赎回潮”、储蓄存款超额增长、寿险产品销售火爆均反映着资产配置“水流”的方向。此外,近期的公募基金降费争议更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财富管理的粗放发展时代都正走向终结。
不过,矛盾正意味着转型的机遇,我国的财富管理市场仍然容量巨大。多家研究机构测算的数据都显示,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前景广阔,能够承载大产业,也能够为包括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机构甚至金融IT厂商带来大的发展机遇。
拉长视角来看,财富管理行业仍然存在着诸多变量,包括居民代际变迁和资产配置需求变化、监管体系的完善与改革不断推进、金融科技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等等。然而无论财富管理格局如何演变,专业化终将是“破题”关键。
低利率时代来临
2022年以来,随着商业银行两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存款利率已经正式进入“”时代。专家认为,目前存款定期化、长期化趋势明显,银行再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仍有一定空间。低利率时代已经不可避免地到来。
从世界范围来看,长期而言,利率走低都是一个趋势。当前不仅中国处于低利率时期,已有很多国家利率长期下行,德国和日本实质性已经出现负利率。
从宏观来看,全球利率走低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近年来,世界各主要经济体GDP增速都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的转变,而我国经济也在从之前的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利率下行也就成为必然。同时,各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突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利率也会保持下行。
低利率时代将如何影响普通人的财富管理行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认为,其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取决于每个投资者个人的资产负债表以及资产配置情况。
譬如,对于偏好储蓄、喜欢银行存款的投资者而言,低利率时代无疑是一个“坏消息”,利率下降将影响投资者财富增长的速度;对于贷款客户而言,利率下行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此外,还应当关注资产配置情况,如果投资者主要配置权益类资产,那又可将利率下行视作一个“好消息”,因为低利率时代利好权益类资产,随着利率下调,股票价格就会上升。
事实上,利率下行还带来了投资者的另一个显著的行为变化,就是锁定“高收益”产品。无论是长期限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的“走俏”,还是寿险保费增速的显著提升,都反映出居民投资风格趋于稳健。
数据显示,2023年前5个月,人身险公司寿险业务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15812亿元,同比增长%。以单月保费数据来看,2023年5月,寿险业务单月实现原保费收入1865亿元,同比增速高达%。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发基金的遇冷。据21世纪资管研究院统计,去年新基金发行份额同比腰斩。据数据,以基金成立日统计,2022年新基金发行数量和发行份额分别同比减少%、%。特别是,5月共有25只基金成立,发行份额亿份,创下2015年9月以来的新低。
行业冷热不一
居民投资偏好的变化改变了“水流的方向”,也使得过去一段时间财富管理行业“冷热”不一。
银行理财“首当其冲”,无论是市场波动还是话题讨论度,都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278家银行机构和29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万只,较年初下降%;存续规模万亿元,较年初下降%。
事实上,去年9月末的银行理财规模才约为年内高点,产品存续规模总规模超过30万亿,如果与这一数据比较,银行理财2022年四季度的存续规模事实上约回撤了3万亿。
今年一季度,银行理财规模压力犹存,半年末时又收到考核、评估、银行经营策略等多方影响。行至7月,银行理财规模才走出回升趋势。广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截至7月14日,银行理财存量规模为万亿元,较7月7日上升3324亿元。其中,理财子规模为万亿元,较7月7日上升3674亿元。
基金行业同样“不好过”。由于资本市场表现疲软,除了前述新发基金的遇冷之外,市场倒逼之下,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终于启动。7月8日,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安排,此次改革还将推出相关配套措施,其中包括进一步优化基金销售行为。持续引导基金公司、销售机构牢固树立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营销理念,践行“逆向销售”,完善内部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减少“首发冲动”,发力持续营销,加快从“重销量”向“重保有”转变,更好实现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事实上,当行业遭遇困境,才会引发更多的讨论与思考。已有基金公司开始探索基金营销层面的改变。如某基金公司公开表示,其开始倾向于倾向于不简单按照客户来源渠道划分客户群体,而是希望从客户的风险偏好、资产配置需求出发,匹配相适应的产品或资产配置解决方案。
“退去”的水流很大一部分都回到了存款里。央行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存款储蓄创下了新高。2022年末,住户存款新增万亿元,比上一年多增了万亿。3月,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住户存款增加主要是受居民消费和投资状况影响,流动性偏好上升;随着宏观经济好转,居民的消费和投资信心都将增强,居民储蓄好额投资都将逐步回归常态。
今年一季度,住户存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惯性。央行数据显示,3月末,住户存款余额是万亿元,比上月末增加了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万亿元。其中,定期及其他存款比年初增加万亿元。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指出,住户存款增加较多主要受住户的投资、消费状况的影响。一方面,疫情对一季度的住户消费还是有一些影响,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消费尚未完全恢复,消费减少,相应的存款就多一些。另一方面,居民的风险偏好降低,资管产品投资增长放缓,推动住户部门存款增加。
出现强劲增长的,除了存款,还有保险。业内人士认为,保险行业的回暖具有可持续性。近日,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3年上半年保费收入全部出炉,共揽保费万亿元,同比增长%。国泰君安非银金融研究团队表示,2023年上半年,居民旺盛的保险保本储蓄需求、监管引导定价利率下调导致的产品集中销售,以及去年二季度疫情限制展业等多因素影响下,预计上市险企新单保费强劲增长。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认为,“从需求角度来看,一个新增的需求在爆发,老百姓的银行存款会挪向收益更高,而且更确定的储蓄类保险产品里去,这是一个需求端的增长,这个需求还会持续下去。”
值得关注的还有高净值客群的配置动向,21世纪资管研究院关注到,今年年内,除保险金信托呈现“井喷”之势外,信托公司对家族信托的重视也上了一个台阶。
中国信登数据显示,2023年1月,新增保险金信托规模亿元,环比增长%,规模为近11个月新高,亿元规模的保险金信托也频繁涌现。保险金信托与家族信托也有着密切关联,也迎来了高速增长。截至去年末,绝大多数信托公司都已启动家族信托业务,头部机构的业务增速十分可观,如平安信托的家族信托与保险金信托全年合计单数超9000单,累计规模超1000亿元,年增长率达80%。
21世纪资管研究院也统计了部分银行端的数据。截至2022年末,中行的家族信托客户数比上年末增长了%。中信银行家族信托产品保有量近550亿元,年销量超130亿元,同比增长近30%。民生银行家族信托及保险金信托新增1365单,新增规模亿元,是上年新增规模的倍;家族信托及保险金信托规模亿元,是上年末的倍。
格局如何演进
虽然行业转型正在经历“阵痛期”,但不可否认,我国财富管理市场仍然拥有充分的潜力,支撑从业者“掘金”。中金公司认为,大财富及大资管产业链中连接资金、产品、资产端的各类专业机构正拥抱黄金十年发展机遇期。
中金公司预计,中国大财富及大资管产业链收入有望从2021年的万亿元提升至2030年的万亿元。从产品视角看,预计权益类产品迎来大发展,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尤其是私募证券)产品收入增速最快;从机构视角看:银行、券商、私募基金、三方及互联网、基金公司合计贡献产业链九成收入,而金融信息数据服务商/私募基金/交易所(港交所)收入增速领先。
事实上,财富管理行业能够“赚钱”的基础是客户的AUM,这在行业已经形成普遍共识。如,商业银行作为投资者AUM留存的最大“蓄水池”,近年已在考核机制、内部协同上多有探索;也有头部券商表示,做大券商AUM是当前主要课题。
更进一步来看,AUM的增长有赖于投资者资产配置能力的提升,但目前来看,投资者端的表现与大财富管理行业所期待的显然仍有不小差距。
据今年3月麦肯锡发布的《金融业白皮书:后疫情时代财富管理重启增长》指出,当前国内投资者投资能力偏弱,金融资产配置以存款类为主。此外,个人投资者往往尝试通过持有多只产品来分散风险,但实际上因为缺乏资产配置能力,并未起到收益最大化作用。
报告披露,目前我国个人投资者的基金产品分散程度普遍较高,超过57%的投资者持有5只以上基金,其中更有超过10%的投资者持有15只以上基金产品。但从投资品种来看,个人投资者尚未能合理配置产品组合,非货基金持有人规模相比之下仍较低,据测算,仅有亿个人投资者实际配置非货基金产品。
事实上,低利率时代大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机遇仍然掌握在投资者的手中。伴随着投资者寻求更多投资渠道,中国居民家庭资产配置也在经历从实物资产更多转向金融资产的拐点。因此,投资者财富管理理念的日渐深入,将与大财富产业链上的机构转型相伴而行。
行业认为,财富管理机构对客户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客户的投资收益率;二是降低客户的投资成本,包含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三是改善客户的投资体验和问题解决体验。
前述基金公司认为,一是需要充分了解客户的风险偏好、投资需求以及疑虑和关心点,积累客户需求研究素材,精进对于客户需求的理解;二是结合公司的优势和特点完善产品线,以匹配不同投资偏好及投资需求;三是通过投顾业务,“一对一”深度与客户沟通,在此基础上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
-
低利率时代的财富管理格局之变和演进趋势
站在2023的“下半场”回望过去的一年,财富管理行业无疑经历着“阵痛”
-
张振福陶瓷泥塑炫彩中国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
大河网讯7月21日上午,2023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在中国国际
-
国产操作系统超好用:性能提升900%
统信软件发布了统信UOSV20桌面专业版(1060)操作系统,致力于提升用户
-
西藏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9.60亿元,同比增长8%
中新网拉萨7月26日电(顿旦旺姆)西藏自治区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
-
中炬高新就“姚振华到公司厂区调研被拒事件”发布声明
【中炬高新就“姚振华到公司厂区调研被拒事件”发布声明】声明称,7月1
-
手机游戏模拟器安卓版(exe游戏模拟器安卓版)
诸多的对于手机游戏模拟器安卓版,exe游戏模拟器安卓版这个问题都颇为
-
国内首家专业快修工厂 GE航空航天在沪建成发动机“4S店PRO”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记者钱擘、胡夕姮报道:7月24日,GE航空航
-
哈登谈申请交易,不再亏欠76人任何东西,加盟快船能更接近总冠军
哈登在今年夏天提出了交易申请,然而在今天接受今日美国的采访时候,哈
-
工业软件前景可期(一线调研)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图①:重庆摇橹船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人员为客户展示软
-
炭黑的龙头股票_有以下这几个(7/12)
炭黑的龙头股票_有以下这几个(7 12),从盘面上看,炭黑板块早盘报涨,
-
2023年7月12日浙江嘉兴山鹰纸业废纸价格调整
2023年7月12日浙江嘉兴山鹰纸业,A级黄板纸价格保持平稳,废纸收购价格
-
英特科技7月12日快速反弹
以下是英特科技在北京时间7月12日10:58分盘口异动快照:7月12日,英特
-
宝格丽致歉: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立场
网易娱乐7月11日报道7月11日,宝格丽发布声明:宝格丽公司尊重中国主权
-
国网蒙东电力兴安地区第一批大型风光基地配套工程开工
7月6日,蒙东兴安科右中旗500kV赛音召开关站、中广核二期、京科电厂二
-
2023年上半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国际市场份额继续领先
2023年1-6月,全国造船完工量21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 2%,其中海船为
-
首钢资源(00639)拟溢价约17.65%要约回购最多1.25亿股股份 7月12日复牌
首钢资源(00639)发布公告,公司股份将于2023年7月12日上午九时正起恢复买
-
博瑞传播(600880)7月11日主力资金净卖出17.16万元
截至2023年7月11日收盘,博瑞传播(600880)报收于5 5元,下跌1 08%,换
-
多头出手!钢价利好释放,钢市反弹近在眼前,今天能涨吗?
特别关注市场消息,蒙古国国庆那达慕假期放假5天,部分口岸闭关,煤炭
-
1000元以下超低价电脑真的不能买吗?实测699元850克超迷你主机
一直以来,千元以下的电脑被设定为禁区,甚至有人宣称千元以下的电脑如
-
剑道小说排行榜完本经典之作_剑道小说有哪些
1、《剑道》,由黑龙肖天;2、《儒门剑道》,作者胡万兴;3、《霸剑道